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互融什么意思(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互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审时度势。要坚持与时俱进,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深入融合,实现抓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双促进”“两不误”。为此,要坚持在更新理念、健全制度、建立纽带上下功夫。确保一体推进、同步见效。


要更新理念,摒弃传统观点和定势思维。抓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路径是抓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要求不谋而合。推动基层治理,本质上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关键还是要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制度机制,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各个方面的参与作用,体现基层治理的政治性、方向性、原则性、人民性。不能简单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割裂开来,两者实际上都是着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着力让基层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目标同向、使命同向。

要健全制度,强化忧患意识和落实力度。通过健全制度机制来推动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成功的路径手段。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各部门已经准备了一年多时间,一些地方已经走出了一条成熟的道路,总结了一些成熟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应当着力从制度机制上着手,切实丰富完善推进基层治理的各项制度机制,同时也要注重于基层治理等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实现制度机制上的有效衔接、统筹兼顾。

要建立纽带,实现共建共享和成果互动。从整体上来,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推动基层治理,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人民群众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抓好各项工作、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要打通和优化党组织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干部要积极与人民群众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关文章